所謂繼電保護技術就是指研究電力系統故障和危及an全運行的異常工況,以探討其對策的反事故自動化措施。 一、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現狀 與當代其他的新興科學技術相比,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是相當古老了,然而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作為一門綜合性科學又總是充滿青春生機,處于蓬勃發展中。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它是一門理論和實踐并重的科學技術,又與電力系統的發展息息相關。 它以電力系統的需要作為發展的泉源,同時又不斷地吸取相關的科學技術中出現的新成就作為發展的手段。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測試儀技術的發展過程充分地說明了這一論點。 二、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史 隨著電力系統的出現,繼電保護技術就相伴而生。由于繼電保護技術得天獨厚,在40余年的時間里完成了發展的4個歷史階段。以數字式計算機為基礎而構成的繼電保護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中后期。60年代中期,有人提出用小型計算機實現繼電保護的設想,但是由于當時計算機的價格昂貴,同時也無法滿足高速繼電保護的技術要求,因此沒有在保護方面取得實際應用,但由此開始了對計算機繼電保護理論計算方法和程序結構的大量研究,為后來繼電保護的發展奠定了理論基礎。我國從70年代末即已開始了計算機繼電保護的研究,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起著先導的作用。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是晶體管繼電保護蓬勃發展和廣泛采用的時代。隨著微機保護裝置的研究,在微機保護軟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論成果,到80年代末集成電路保護已形成完整系列,逐漸取代晶體管保護。90年代,電力系統繼電保護技術發展到了微機保護時代,也是繼電保護測試儀技術發展歷史過程中的第四代。1984 年原華北電力學院研制的輸電線路微機保護裝置首先通過鑒定,并在系統中獲得應用,揭開了我國繼電保護發展史上新的一頁,為微機保護的推廣開辟了道路。在主設備保護方面,東南大學和華中理工大學研制的發電機失磁保護、發電機保護和發電機,變壓器組保護設備也相繼于1989 、1994年通過鑒定,投入運行。從此以后,不同原理、不同機型的微機線路和主設備保護各具特色,為電力系統提供了一批新一代性能優良、功能齊全、工作可靠的繼電保護裝置。隨著微機保護裝置的研究,在微機保護軟件、算法等方面也取得了很多理論成果?梢哉f從90年代開始我國繼電保護技術已進入了微機保護的時代。在19世紀末已開始利用熔斷器防止在發生短路時損壞設備,建立了過電流保護原理,1905-1908 年研制出電流差動保護,自1910年起開始采用方向性電流保護,于19 世紀20年代初生產出距離保護,在30年代初已出現了快速動作的高頻保護。 本文章由真空濾油機生產廠家-江蘇大贏電氣制造有限公司為您提供! 由此可見,從繼電保護的基本原理上看,到本世紀20年代末普遍應用的繼電保護原理基本上都已建立,迄今在保護原理方面沒有出現突破性發展。從實現保護裝置的硬件看,從1901年出現的感應型繼電器至今大體上經歷了機電式、整流式、晶體管式、集成電路式、微型計算機式等發展階段?v觀繼電保護將近100年的技術發展史可以看出,雖然繼電保護的基本原理早已提出,但它總是根據電力系統發展的需要,不斷地從相關的科學技術中取得的新成果中發展和完善自身。 三、繼電保護的發展階段 總的看來,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可以概括為三個階段、兩次飛躍。三個階段是機電式、半導體式、微機式。di一次飛躍是由機電式到半導體式,主要體現在無觸點化、小型化、低功耗。di二次飛躍是由半導體式到微機式,主要在數字化和智能化。顯而易見,di二次飛躍有著尤為重要的意義,它為繼電保護技術的發展開辟了無與比倫的廣闊前景。當前正面臨di二次飛躍的大好機遇,因此應該立足于充分發揮微機保護的智能作用,根據電力系統發展的需要,利用相關技術的新成就,把繼電保護技術提高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四、結語 電力系統中的繼電保護正在同別的功能相互滲入,相互統一成一個新型的綜和測控裝置,而繼電保護的功能在其中取得深化和發展。配合微機繼電保護設備技術的發展,通訊技術的發現,以及適應各種環境的硬件的發展。配電網中的綜合測控裝置的功能愈來愈強,應用范圍愈來愈大,傳統的繼電保護裝置漸不明顯,而繼電保護技術卻會不斷向智能化方向發展。這對繼電保護工作者提出了艱巨的任務,也開辟了活動的廣闊天地。微機繼電保護測試儀必將隨著各種技術的進步和發展呈現更新的特征,也將獲得更廣泛的應用。 |